廉政时评|以家风“小气候”涵养清廉“大生态”
来源:上蔡县 发布时间:2025-06-16

“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更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时期,家庭这个“后院”的稳固与否,与干部能否廉洁履职、群众能否感受公平正义,息息相关。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贴近群众的“前哨站”,更应主动扛起弘扬优良家风的政治责任,以清廉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清,则政风明,”此非虚言。家风如无形之网,虽不显山露水,却深刻塑造着每个成员的价值观与行为边界。对身处基层治理末梢的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清朗与否,不仅关乎个人操守,更直接影响着其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甚至影响着党和政府整体形象在乡村的扎根深度。倘若一名村干部若在“小家”里习惯了特权思维,纵容亲属凭借其职务影响谋取私利,那么他在处理集体资源、分配惠农政策时,又如何能守住“大家”的公平底线?家风中的一粒微尘,落在群众心头,可能就是一座山。

把家风建设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一环,是乡镇纪委职责的必然延伸。要主动走进干部家庭生活,在“廉洁家访”中细心体察其家庭氛围、亲属言行,及时提醒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更要善用村务公开栏、村民微信群等平台,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晒”家风、立家规,接受群众评议监督。当“清廉家风”从家训文本中走到阳光之下,成为邻里乡亲看得见、评得了的实在内容,便能形成一种更强大的约束力。同时,也要严肃查处那些纵容亲属利用职权影响力谋私的不正之风,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让纪律的刚性为家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建设绝非一夕之功,而是一场需要代代坚守的接力传承。作为基层纪检力量,我们不仅要当好党纪国法的“守护者”,更应成为清廉家风的“倡导者”与“推动者”。唯有每个党员干部的小家都能成为清风徐来的港湾,汇聚千万家庭正气,方能使基层政治生态如沃野般清风和畅、阳光普照,滋养出乡村治理的勃勃生机。

“上梁正”方能“下梁直”,当每个屋檐下都流淌着清正之气,廉洁土壤便能厚植于乡土深处,党和人民的事业也就能在坚实根基上不断向上生长。(上蔡县百尺纪委 张航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