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深耕八项规定“责任田” 清风劲吹绘新篇
来源:上蔡县 发布时间:2025-06-16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动员令”“突破口”,更是厚植党执政根基的“连心桥”。乡镇作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作风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筑牢思想堤坝,让“严”的意识入脑入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思想的映射。基层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常态化开展理论武装与警示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从“被动遵守”到“主动践行”转变。以“理论铸魂”夯实思想根基。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原文,结合主题教育深入领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内涵,引导干部深刻认识到“小节”关乎“大德”,“小事”连着“民心”。以“案例醒脑”强化纪法敬畏。聚焦基层易发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持续“充电”“补钙”“敲警钟”,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成为思想自觉

紧盯关键环节,让“实”的导向落地生根。作风建设贵在“靶向施策”,乡镇直面群众、事务繁杂,必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制约发展的堵点,以“动真碰硬”的决心纠治“四风”,让干部把精力集中到谋实事、干实事上来。向形式主义“开刀”,让基层轻负前行。瞄准“舌尖浪费、车轮腐败、人情歪风”等易染点,织密“节点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紧盯节庆、婚丧等关键节点,提前发“廉洁提醒”、开展“公车私用”“公款吃喝”专项查,对收礼宴请等行为“露头就打”。

完善制度机制,让“长”的常态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以制度建设固化作风建设成果,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扎紧“权力笼子”,让规矩更明晰。围绕乡镇工程建设、惠民资金发放、村级事务决策等关键领域,绘制“流程图”“风险点”,让干部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健全“监督机制”,让执行更有力。整合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监督员等力量,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体系。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站在新的起点,乡镇基层作风建设唯有“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堤坝越筑越牢,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强底色”。(上蔡县大路李乡纪委  胡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