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时楚人屈原疾楚怀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多次进言,终投身于泯罗江,以身殉道。留下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道路又窄又长又无边际,我要上天下地寻找心中的太阳。很多伟人在开始做一种选择时,往往经历很多波折,但无一例外,他们都选择坚持自己心中的路,追寻自己心中的太阳。
邓小平同志在决定实施改革开放之初也受到很多质疑,承担很大的压力。当时有经济学家举出不少数据力证国家经济增长率不低,既无外债,也无内债,完全没有改革的必要。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学者则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本质上背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邓小平同志坚持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几十年后的今天,事实表明,改革开放是当时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961年春天,在面对当时严重饥荒时,袁隆平先生作为一名教师,却立志要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就是个笑话,只有他一个人认真研究全身心的投入实验。在1964年培育出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1965年繁殖出第二代;196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同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但他从未打消过自己的念头,终于在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先生一生质朴,扎根田园,俯身科研一线,数十年如一日候鸟般奔忙,为的是追寻他心中的太阳。
纵观历史的曲折发展,伟人在一开始做出选择时,也会受到质疑。此时的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没有急躁浮躁,盲目冒进;也没有畏葸不前,浅尝辄止,而是把握时机,遵循规律,稳步推进,循序渐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仅仅是一句诗句,也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激励。我们不仅仅只是读诗句,读别人的辉煌事迹,也要推己及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探求,坚持自己的初心,选择自己的道路,循序渐进,唯此,才能够在时代考验中,交出一份真正合格的答卷。(新蔡县纪委监委 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