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曰廉 不污曰洁
“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这句话出自东汉学者王逸所著的《楚辞·章句》,简洁而深刻地阐释了廉洁的本质。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为“廉”,不让自己清白的人格受到玷污为“洁”。这一理念跨越千年,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坚守廉洁、秉持正道。
廉洁,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展现,更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廉洁文化源远流长,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人民大众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关于反腐倡廉的丰富思想与智慧。从古代的“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廉标准,到现代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严格要求,廉洁文化始终贯穿于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诱惑和挑战日益增多。一些人在权力、金钱、美色的“围猎”下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初心和使命,最终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这不仅损害了个人名誉和前途,更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因此,坚守“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的理念,对于保持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坚守廉洁,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名利观,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名利所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
坚守廉洁,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制度管根本、管长远。要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用制度约束权力、规范行为。同时,要加强监督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巡视监督、派驻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方式,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党员干部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
坚守廉洁,需要加强廉洁文化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廉洁文化理念和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洁教育,引导他们自觉践行廉洁自律准则,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始终坚守廉洁理念,将“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扎实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廉洁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正阳县纪委监委 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