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锄一害而众苗成 刑一恶则万民悦

发布时间:2023-03-24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孟圣贤到新中国领袖,广博的引用贯通古今,深刻的思想与鲜活的表达相得益彰,赋予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典故以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精神激荡。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这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它出自汉代桓宽编著的《盐铁论·后刑》。《盐铁论》是记录汉昭帝始元六年盐铁会议的文献。盐铁会议上御史大夫一派强调刑罚的威慑力,坚持“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人君不畜恶民,农夫不畜无用之苗”的主张。这两句的大意是指锄掉一棵杂草,能使众多的禾苗茁壮成长;惩罚一个恶徒,能使人民万众高兴。

手握公权之人若私心缠身,则极易违法犯罪,社会危害性和影响恶劣程度将成倍增加,对公权力的监督必须严之又严,对害群之马的整治更要严惩不贷。

惩办奸恶之徒,犹如为禾苗锄草一样,必将得到人民的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番话就像在浩瀚的大海上架起一座灯塔,为我们的前进之路点亮一盏永恒的明灯,指引我们所坚定的方向。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应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贯彻落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毒瘤不除,肌体受损;腐败不除,民心必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分析了腐败滋生的原因,阐明了我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鲜明立场,强调了铲除腐败滋生土壤的任务依然艰巨。我党的反腐败斗争没有禁区,也不能有盲区。反腐败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是赢得人民拥护、实现长期执政的必要条件。身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坚持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勇气不能泄、尺度不能松。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腐败是社会毒瘤,清廉是人民期盼。纪检监察干部身处于反腐败斗争最前线,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始终以党性立身,秉公执纪、谨慎用权,成为党纪国法的捍卫者、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新蔡县纪委监委 高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