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朱元璋的“四菜一汤”说起
对于“四菜一汤”的来历,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看到一些官员骄奢淫逸而老百姓却饥寒交迫时勃然大怒。于是,他在马皇后生日那天特意定了四菜一汤(炒萝卜、炒韭菜、两大碗青菜和葱花豆腐汤)。只要官员违反规定后哪怕是在家里招待客人,他要么被罢官流放,要么被杀头剥皮。一时间,明初屡禁不止、铺张浪费的吃喝风得到了遏制,还呈现出清正廉洁的盛世景象。
1949年开国大典后,周恩来总理为了不浪费人力、物力,设下了“四菜一汤”的国宴标准。此后,如无例外,国宴基本维持这一标准。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廷传到民间,进而成了现代廉政的榜样。从传奇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的菜谱“四菜一汤”和国宴“四菜一汤”反思全党上下大力开展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笔者以为还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教育引导塑灵魂。充分认识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教育助推政治工作,强化党员干部的生命线意识,升华听党指挥旗帜导向,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一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永恒课题,塑造好广大党员干部的灵魂。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拓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的多样化、趣味化和科技化,让公资人员在受教育过程中感受教育的伟大魅力,努力完成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即“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转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展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用好党委的组织和宣传两支骨干队伍。多元化地开展老革命家讲述红色故事、违法犯罪人员现身说法、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做好心理疏导等活动,趣味化地采取图片展览、荣誉墙等形式,充实廉政文化,让党员干部认识到贪腐的严重性,巧解党员干部的疙瘩,从根本上断绝党员干部贪腐的念想。
依规治党强队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政党。全党各级党组织要组织辖区党员认真开展党章和各项党规党纪及宪法、监察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定期举办相关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这些官党治党的规矩在党员干部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在管住“大多数”的同时,还要紧盯“关键少数”,对重点人员进行重点关注,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遵守好各项党规党纪,还要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自己的家属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严于律己,拒绝贪腐,以身作则,公正廉洁,在党内树立靠工作和业绩进步的好风气。管好亲朋好友,以点带面,面面俱到,坚决杜绝后院起火,努力维护好党员干部的形象。纪检监察干部在做好全党遵章守纪表率的同时,能狠下心,敢拉下脸,依规依法依纪严惩腐败分子,纯洁党员队伍,打造一支遵规守纪的党员干部队伍。
后勤保障抓规范。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个单位都要严格按照规定,制定好招待各级来访人员的菜谱档次,要求后勤保障部门严格按照制定的菜谱做好招待工作。若有违反严惩不贷。制定科学健康的菜谱,及时更换食谱。突出多样性,采取单位公布物品采购清单、通报单位经费使用情况、单位财务监督人员做好经费审查等措施,让“四菜一汤”始终保护好原滋原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位,防止出现在“两大碗青菜”上大做文章、变相违规违纪等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等现象。要定期分析党风、党纪状况并及时向党委报告,提出工作部署和问题处理的建议,检查帮助下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委的有关指示、决定,查处有典型意义的重大案件,帮助党委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纪检工作,对广大党员进行纪律教育等等。
总结反思回头看。心者,思之官;思者,行之源。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切实维护好一方政治生态。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深刻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努力反思有待于提高的地方,扎实开展好“回头看”活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监督责任,发现问题就尽快改正,直至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哪怕它是一个小错误,思想也得高度重视,杀鸡用牛刀,干脆利落,筑牢纪检监察工作的钢铁防线。纪检监察部门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就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要坚持“严”字当头,慎终如始保持“严”的总基调,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永葆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各级纪委监委与同级党委同向发力、持续发力,不断向全党全国人民持续释放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凝聚起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正阳县纪委监委 陈明 滕敬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