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形式主义无处寄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深化巩固“基层减负年”成果,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形式主义历来为大家所深恶痛绝。近年来,虽然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在各地通报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中,既有乱用滥用权力的渎职问题,也有不用弃用权力的失职现象,有的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行动少落实差;有的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接受打招呼讲人情搞选择性执法,引发群众信访举报等。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污染了清明清朗的政治生态,必须下功夫坚决予以整治。
形式主义是痼疾顽症,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破坏性大。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落实《通知》精神,就要从治理层面追根溯源,深化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培植好杀灭形式主义的“疫苗”,让形式主义无处寄生。
让形式主义无处寄生,就要固本培元、扶正祛邪,纠偏正向清除形式主义“思想病源”,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猛药除疴,动真碰硬灭杀形式主义“政治病菌”,坚决杜绝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的官僚作风,坚决刹住玩“花把式”、耍“花架子”的歪风,让党员干部在为人民谋幸福中走好群众路线,掌握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金点子”。通过健全抓落实、求实效的制度闭环,严字当头、实字着力,精准定位切除形式主义“变异基因”,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坚决取缔检查考核中的花拳绣腿、表面文章,清理废除不接地气的“空中政策”和相互打架的“本位政策”,疏通真抓实干制度“埂堵”。
解决形式主义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更需要广大干部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特别是每个基层干部都要拿出真抓实干的干事劲头,锤炼过硬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将心力聚焦到主业上,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扑下身子,实实在在为群众谋福利,把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作为践行“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平舆县纪委监委 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