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党员干部应当“廉”而有为 “洁”己奉公

发布时间:2025-01-10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何谓廉洁?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意思是说他年幼时禀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廉洁一词。东汉著名学者王逸于《楚辞·章句》中注释:“不受曰廉,不污曰洁。”简洁有力地向我们阐释了廉洁的含义,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

古往今来,廉洁作为一种高尚品质,一直被视为从政之要、为官之本。东汉名臣杨震出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深夜怀金相赠,认为“暮夜无知者”,杨震正色以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明代于谦从不拉拢私交,每次进京述职都是两手空空,抵制送礼进贡的不正之风,“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展示了他坚持操守的铮铮风骨。兰考县委焦裕禄面朝黄土背朝天,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以身诠释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宁公而贫”的牛玉儒,曾在多个重要领导岗位上任职,无论权力大小,他都“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此数人者,皆以廉洁之衣袖,丰饶之灵魂,抵御寂寥,凝塑出廉政的神韵,让清风有了状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纵观古今落马的“大老虎”,都是由于对自我约束的放松和松懈,被糖衣炮弹慢慢腐蚀、层层攻破的,最后落得晚节不保,追悔不已。因此,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条道德防线,要想保持清廉,就必须固守廉洁自律这条底线。

修德守清正、秉志守廉洁,则立身稳、立事明。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把清正廉洁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特别是在诱惑、“围猎”面前,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坚决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凡事以党纪为尺、以国法为鉴,明是非、晓荣辱、惜节操、知行止、尽职责。唯有如此,方能不辱使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新蔡县纪委监委 邢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