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家风之基,夯实社会发展之石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承载着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核,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塑造着他们的品格。从个体的成长,到家庭的和谐稳定,再到社会的进步发展,家风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家风是个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孩童时期,人们最先接触和受到影响的便是家庭环境和家风。良好的家风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其家族传承的勤奋好学、正直善良的家风,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从小就懂得勤奋努力、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会自觉以长辈为榜样,不断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相反,若家风不正,孩子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养成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阻碍。
家风是家庭和谐的稳固基石。一个拥有良好家风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关爱、支持,能够营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比如,有的家庭倡导尊老爱幼,子女孝顺父母,父母关爱子女,一家人其乐融融。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家庭成员也能秉持包容理解的态度,共同协商解决。这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能让家庭成员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全感,还能为每个人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而家风不好的家庭,往往充满争吵、矛盾和冷漠,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难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甚至可能导致家庭破裂,给每个成员带来心灵上的创伤。
家风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无数个家庭的家风汇聚起来,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良好的家风能够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家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爱国爱家、敬业奉献、诚信友善等价值观,通过家风的传承得以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当每个家庭都注重培养良好家风时,社会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也会不断提高。反之,不良家风的蔓延会侵蚀社会风气,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加强家风建设呢?首先,长辈要以身作则,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长辈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榜样,只有长辈自身做到言行一致、品德高尚,才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注重家庭文化的传承,将家族的优良传统、家训家规等通过故事、仪式等方式传递给下一代,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延续。同时,全社会也要营造重视家风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各类家风主题活动、宣传优秀家风故事等,引导人们重视家风,积极参与到家风建设中来。
家风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每个家庭用心去培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筑牢家风之基,才能为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正能量,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平舆县纪委监委 李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