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宴”莫要变了“味”
最近,“准大学生”们的录取通知书陆续下发,在光耀门楣的同时,一些大操大办的“升学宴”也被曝光了出来。在“共青团中央”公众号推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马路上随便问问,10个人有8个是去吃酒席的。”东方八所镇上一百货店老板告诉记者,有人一天收到了6封请帖,有的人甚至把半个月工资都“吃”了进去。居民们心里打鼓:这样的人情往来,何时是个头?“疯狂的升学宴”并不仅仅在东方八所镇存在,对此类升学宴我们要警惕!
正常的升学宴无可厚非,既可以给孩子筹点钱上大学,也可以把升学的喜悦与亲朋分享,本应是一件互帮互助、邻里高兴的事,但却有人把“好经”念歪了,借宴请之名,行敛财之实。在东方八所镇,大学录取通知书都还没下来,很多家长为了赶日子办酒席,就在请帖上随便写上一个学校,还有家长在大肆操办酒席后,孩子却没考上,简直是变着花样敛财。同时,大操大办升学宴,形成攀比之风,餐饮奢侈乱象也死灰复燃。整顿变了“味”的升学宴,必须刻不容缓。
整顿“疯狂的升学宴”,要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良好风尚蔚然成风。大力推动风俗改革,既要做好乡规民约这个“硬杠杠”,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重要作用,明确办升学宴的标准、规模和处罚措施。还要做好风气宣传这个“软实力”。通过利用宣传车、张贴条幅、绘制墙画等举措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既让群众破处敛财的错误认知,又推动餐饮节约成风化俗,帮助群众树立树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意识。
整顿“疯狂的升学宴”,要认真抓好关键少数,让党员干部做好示范表率。在“升学宴”问题上,有的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明目张胆大肆为子女操办升学宴;有的化整为零,分批次、分地点以亲友庆祝为名行敛财之实;有的遮遮掩掩,半推半就,在亲友的劝说中慢慢丧失底线,带头违规违纪......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要充分警惕“升学宴”问题,通过谈话提醒、受理举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挖党员干部顶风违纪问题线索,坚决制止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同时,党员干部自身也要加强党性修养,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带头大操大办“升学宴”,厉行节俭节约之风,做群众的表率和标杆。
“升学宴”是家长对孩子未来向上的一种期许方式,切切不能为了所谓“面子”而形成攀比之风、敛财之实、奢侈乱象,这和宴请初心是违背的。望子成龙在乎言传身教,在乎耳熟目染,“疯狂的升学宴”还是回归理性为好!(确山县纪委监委 祁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