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三心” 永葆清廉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守住廉洁底线、敢于善于作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职尽责。
一怀“初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各式各样的选择、各种各样的诱惑,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确保“心无妄思”,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手里掌握着权力,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关注乃至“围猎”的焦点,一旦放松了对初心的坚守,就会不知不觉越过法纪红线,打开腐败缺口。党员干部要自套“紧箍咒”、自架“高压线”、自守“防火墙”,以正心明道驱逐歪门邪道,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常修常炼、常悟常进,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对不良嗜好的“抵抗力”。
二怀“戒心”。在革命战争时期,正是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助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正是爬雪山、过草地时的草根皮带,撑起了红军长征的浩浩铁流;正是延安的小米饭粗布衣,孕育了新中国的胜利曙光。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作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那些滑向腐败深渊的人,往往就是少了敬畏,少了戒心,一步步从小问题变成大贪腐。因此,党员干部要强化纪律意识,常怀戒心,心存敬畏,坚决做到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喝的不喝、不该拿的不拿,勿让不当的“伸手”使自己“跌倒”。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人生必修课,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思想上坚定立场、在行动上把握分寸、在生活上注意小节,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三怀“匠心”。人无规矩则殆,家无规矩则败,国无规矩则衰。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员干部要对那些迎合爱好套近乎的人,多留个“心眼儿”、多问问“为什么”,不能在阿谀奉承中迷失自我,在推杯换盏中丧失党性原则。要以细致入微的“匠心”坚持擦亮双眼,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有古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恒心意志,在脑海里多想想“我是谁”“为了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清醒对待个人交往关系,明辨是非,克己慎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在日复一日的自我对照检视改进中,不断纠正错误思想、断绝不当之交、明确廉洁从政之要。要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中,学会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常敲纪律警钟,绷紧纪律之弦,时刻自重自省。(遂平县纪委监委 秦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