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心如水
《广雅》有云:“廉,清也”。至清者,莫过于水也。德在心清,方能行稳致远。清廉如水是一种思想作风,也是一种人格力量,它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清廉如水,告诫党员干部要恪守“君子不饮盗泉之水”的为官之道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之道,做到勤以为民,廉以养德,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要真正做到臣心如水,廉不言贫,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自己志存高远,立德力行,又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唐代的崔玄暐能够做到为官清正,就与母亲卢氏的谆谆家教密切相关。据《旧唐书·崔玄暐传》记载,崔玄暐年轻时颇有学问操行,初入仕途时,母亲卢氏曾告诫他:“我听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说:儿子做官,有人来说他贫困不能生存,这是好消息。如果听说他财物充足,穿轻裘骑肥马,这是坏消息。我常常敬重这话,认为是正确的议论。我常看见表亲中做官的,把许多钱物交给父母,父母只知道喜悦,始终不问这些钱物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如果确实是俸禄的节余,倒也是件好事。如果是用不合理的手段得到的,这与盗贼又有什么区别呢?自己能不问心有愧吗?孟母不接受像鱼鲊这样小的馈赠,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你今天坐吃俸禄,得到的荣幸已经很多,如果不能忠诚清廉,怎能在世上站得住脚?孔子说即使每天宰杀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顺的;又说父母只为儿女的过失担忧。你要特别注意修身洁己,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心意。”母亲卢氏这番“宁公而贫,不私而富”的教诲,使崔玄暐从为官之初就懂得了“富于钱财不如富于节操,官位之高不如品德之高”的道理。
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信念,就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排除杂念,这是比任何外在约束更为强大和有效的力量。夏明翰烈士就义前所写的家书每每读之都让人泪目,“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反之,解析现今少数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都是从理想信念动摇开始的。“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贪腐者的事后哀叹,从来都是悔之晚矣。所以说,在诱惑与法纪之间,懂得自制,晓得轻重,经得住考验,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定力。(确山县纪委监委 刘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