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问责 知行止 醒担当
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曝光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中可以看出,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纪法规置若罔闻,不尽责、不担当、不作为,触碰“红线”“底线”毫无忌惮,唯有持续坚持亮剑问责,方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明底线、知行止、醒担当,认识到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在新的征程上当好领路人,走好前行路,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课题,一刻不能放松。问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维护党纪法规的重要利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印发,向全党释放了“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力,管党治党不严不实,选人用人失察、任用干部连续出现问题,“四风”和腐败问题多发频发,巡视整改不力等问题要“要一网打尽,有多少就处理多少”。
“躬身自省知行止”,工作中常说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从反面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反躬自省,促使党员干部明底线、知行止,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唤醒党规党纪意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真正做到不越“底线”、不碰“红线”。 在自省中明底线,从他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在行为上自觉起来,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干事。
问责只是工具,目的是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强有力的严肃问责,能让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受到触动和警示, 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白自己的担当使命,问责的最终目的不是处理多少人,而是要通过问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唤醒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最终达到干事创业的目的。“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反面典型作为“活教材”,能让党员领导干部更直接更深刻地认识到违纪违法的危害。通过强有力的问责,对不敢负责、不敢担当的领导干部进行追究,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不称职干部敲警钟,让广大党员干部以此为戒,通过问责这面镜子,查找自身不足和问题,进一步履好职、尽好责。
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问责的政治信号已经充分释放,纪检监察干部要找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能定位,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问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较真”“叫板”, 发挥震慑效应,以严肃问责唤醒责任意识,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知行止、醒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泌阳县纪委监委 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