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 筑牢廉洁防线

发布时间:2025-02-14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在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持续推进中,纠治“四风”仍是一项不可松懈的关键任务。“四风”问题由来已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健康,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常抓不懈。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四风”中的顽固病症,常常披着看似合规的外衣,行不实无用之事。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工作中,过度注重文件、会议的形式,却忽视了实际效果,导致政策落实浮于表面,难以真正惠及群众。在基层,部分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制造虚假数据、虚假政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群众却未能从中受益。这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不仅阻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更让群众对政府的工作产生质疑,严重破坏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也不容忽视,它们如同一颗颗毒瘤,腐蚀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灵魂。一些干部沉迷于物质享受,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党纪国法,更严重损害了社会风气,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当党员干部将个人私欲置于公共利益之上,滥用职权满足一己之私,就会逐渐丧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背离党的宗旨。

纠治“四风”,要从思想根源上入手。通过加强党性教育,让每一位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思想上的“总开关”拧紧了,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廉洁底线。要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是为个人谋取私利。

制度建设也是纠治“四风”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使“四风”问题无处遁形。同时,要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纠治“四风”工作还需紧跟时代步伐,应对新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四风”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违规吃喝转入隐蔽场所等。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纠治“四风”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的危害性,自觉抵制“四风”侵蚀。只有彻底清除“四风”问题,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清风正气。(平舆县纪委监委 朱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