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发布时间:2021-10-10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72周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建国73周年的国庆节前夕推出的电影《长津湖》既是献礼片,也是贺节片,它一举打破国庆档电影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以国庆节期间斩获32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有7000余万人观看这部时长约三个小时的电影。《长津湖》为何会受观众热捧,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单,除了与这部战争影片本身的艺术魅力有很大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人精神需求的回归、价值取向的回归有关,与国家近年来对文化市场和网络市场的持续整顿有关,与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文化引领和精神培育密不可分。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战役的发起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的三个军,从十一月底打响,持续到十二月下旬。当时天寒地冻、哈气成冰,气温低至零下40度,积雪坚硬如铁。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战士以铁的纪律和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击溃美军的王牌部队海军陆战队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共计约10万人,打赢了这场艰苦程度史无前例的高寒战役。被围截的美军陆战一师虽有一部分从海上乘航母仓惶逃走,但对入侵朝鲜的不义之战付出了惨痛代价。

  长津湖战役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物资准备不充足的条件下获胜的。第九兵团是从我国东南沿海急调入朝参战的,将士们来不及更换御寒的棉衣,穿的是薄夹袄,由于补给线遭到美军狂轰滥炸,武器弹药供给不足,食物紧缺,志愿军战士饥寒交迫,靠顽强的意志力穿越积雪厚厚的深山老林,潜伏在人迹罕至的冰冷雪地,布下天罗地网,等待敌军自投罗网。在极寒的天气里经受雪地等待和数番冲杀,第九兵团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有一个连的志愿军战士全部冻馁而死,被后人称为“冰雕连”。战士们被冻死了,却仍旧保持着战斗的姿态。有的眼睛圆睁,紧盯远方;有的手指搭在扳机上,随时准备扣动;有的双手托着步枪,扭头关切地看着身边的战友……悲壮的场面让赶到的后续部队震惊,也让美军心生敬畏。美海军陆战一师虽有备而侵,穿着厚实的棉大衣,吃着丰美的食物,住着遮雪挡寒的帐篷,但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志愿军在与敌军的条件极其悬差的情况下,能够卧冰趴雪纹丝不动,杀敌奋勇争先,靠的是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靠的是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靠的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几亿人”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志愿军战士身上,尤其是在被授予“战斗模范连”的“冰雕连”得到最充分体现。1952年9月,第九兵团回国行至鸭绿江边,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脱帽弯腰,深深鞠躬,泪流满面。颇具悲情色彩的场景是对长津湖战役惨烈程度的最好注解。

  时隔七十二年,悲壮的一幕再次搬上银幕,感动再一次于波涛汹涌的心海上跳跃。隔着遥远的时空,望着热血沸腾的荧屏,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主席给刘胡兰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一题词何尝不能用于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十八万志愿军战士身上?何尝不能用于“冰雕连”战士的身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史诗般的电影《长津湖》还在热映中,网上铺天盖地、对志愿军充满崇敬和赞美色彩的热议表明,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深得民心的正义之战,是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立军威、扬国威、振奋民族精神的反侵略战争。长津湖战役成功打破了美军王牌部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体现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确山县纪委监委 朱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