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心清自有天地宽

发布时间:2025-04-15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春秋时期,季文子身居鲁国上卿却“衣不重帛,食不异粮”,面对质疑淡然回应:“吾观国人尚有食糟糠者”。这个跨越千年的回答,恰似一面明镜,映照出廉者与贪者精神境界的天壤之别。廉者之乐不在于物质寡淡,而在于心灵澄明;贪者之忧非因所得甚少,实因欲壑难填。

廉者见天地大美于方寸‌。庄子笔下“鹪鹩巢林,不过一枝”的智慧,在陶渊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菊影中得到回响。明代海瑞赴任淳安知县,携老仆二人,种菜自给,却将微薄俸禄尽数周济寒士。这种一箪食,一瓢饮的从容,恰似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虽无金玉满身,衣袖飘摇间自有大千气象。而和珅府邸地窖中的九亿两白银,终究化作白绫三尺,证明金山银海填不满内心的荒芜。

廉洁是超越物质的精神觉醒‌。不为功名利禄所迷惑,不为世俗的纷扰所动摇。它是一种超脱物质束缚的精神境界,是对内心本真的坚守。古往今来,诸多仁人志士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心清的力量。东晋诗人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毅然决然地选择归隐田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他心清如水,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污浊,在山水田园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洒脱不羁的形象也千古流传。

贪婪蚕食灵魂永无宁日‌。清代贪官和琳在奏折中写下“臣心如水”的谎言,却在暗处编织出庞大的利益网络。这种表里不一的撕裂,总会堕入深渊。要做到心清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自律,不断反思与修炼。我们要学会过滤外界的不良信息,不被那些虚假的繁荣和短暂的诱惑所吸引;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精神世界有更为丰富的寄托;还要时常审视自己的内心,及时摒弃那些贪婪、自私的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心清如水,不为外物所扰。

心清自有天地宽,中华文明始终在诠释着“廉者常乐”的哲学。让我们拂去心灵的尘埃,以一颗纯净、澄澈之心去拥抱生活,去迎接挑战。相信在这片宽广的天地间,我们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书写出精彩绝伦的人生篇章。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理解:真正的富足不在于占有多少,而在于心灵能否如明月般皎洁。当每个人心中都升起这轮明月,世间便有了抵御物欲风沙的永恒绿洲。(西平县纪委监委 李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