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才是党员干部最好的“护身符”
“我的违法犯罪,对家庭是一种严重的伤害,没有带好头。我走到今天,真是深深地忏悔。我要这种拿不稳、睡不着,只对审判有用的钱来干什么?”贵州省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原主任向红琼忏悔中说的话,令人深思。
“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廉洁自律是从政最好的“护身符”。腐败是为政的“大忌”,它的成本是高昂的,代价是惨重的,不仅污染党风政风、破坏政治生态,更让个人名誉扫地,给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纵使握着2亿元的现金,但平日里却骑自行车上班,只因不敢动、不敢花、不敢外露。更有甚者,有贪腐官员在家中求神拜佛、焚香祷告,只想求得一点心安。但从古到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旦迈入贪腐的沼泽,终生难以摆脱身上“泥垢”,擦不掉也除不去。
“一日贪腐,终生后悔”。走上领导岗位,往往意味着手中掌握了更大权力,控制了更多资源。一些人由此便开始尝试给家里人“谋福利”,想方设法让权力“变现”。事业有成之后知恩图报并不是错,错在认错了“能力”、用错了“权力”,走上了贪腐的歪门邪道。要懂得家人最需要的是长情的陪伴,是平安顺遂、健康的身体、舒畅的心情、进取的事业,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身处资源密集位置的党员干部,更要练就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八小时内外”要远离容易引起“嫌疑”的人和事,念好自审自省的“紧箍咒”,不立“危墙之下”、慎对“瓜田李下”。《贞观政要》曾记载,“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蕴含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动了贪念,失了自由、丢了饭碗,连照顾亲人的机会都没有了。
“畏法度者最快活”。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越清白越坦然,越廉洁越正派,越奉公守法越健康快乐。党员干部要自觉涵养“抬头三尺有党纪”的敬畏意识和“事事时时都小心”的自觉行动,切实筑牢防微杜渐、慎始慎独的思想防线。廉洁不仅是对官声的最高褒奖,也是为人内心平和的源泉。一旦廉洁不在,纵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也难以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为清醒坚守,为清廉点赞。清廉是做官的本分,坦坦荡荡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也是对家人的最好慰藉,也是对家人幸福快乐的馈赠。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扪心自问、反躬自省,在“亮黄牌”上不能“宽以待己”,更不能自欺欺人“打擦边球”,要用好党的纪律这面“后视镜”,时时回放干事“记录仪”。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克己律身方能无患。清廉是一种无形力量,伟大的事业从家庭起步,美好的人生离不开亲情滋养。人生在世,如何在仕途进取中呵护好家人、维系好家庭,处理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是每一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以家人之心为心,时刻握紧廉洁自律的“护身符”,多想一想他们的叮嘱,多听一听他们的心愿,时时以身边人、眼前事的“活教材”为镜鉴,常视“他病”为“己病”、常以“他过”为“己过”,洁身自好、节欲莫贪,在面对物质诱惑、利益迷雾之时,及时警示自己慎思之、明辨之,才能以问心无愧守护好心灵港湾。(泌阳县纪委监委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