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警示教育 让廉政警钟长鸣于心底
警示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其核心不在于“警”的声势,而在于“育”的实效。唯有打破“看客心态”“事不关己”的认知壁垒,让警示教育从“文件学习”走向“沉浸式体验”,从“集中开展”转为“常态浸润”,才能真正触及灵魂、筑牢防线,切实增强其渗透力与震慑力。
增强警示教育渗透力,需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警示教育不是“一锅烩”的笼统说教,而应是“量体裁衣”的精准滴灌。要摒弃“大水漫灌”的传统模式,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筛选同类同质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教育内容与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责、思想动态同频共振,避免“听着激动、想着感动、事后不动”的形式主义,让每一次警示都直击要害、入脑入心。
增强警示教育渗透力,要在“创新”载体上做文章。传统的“念文件、看影片”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警示教育的需求,必须推动形式载体的迭代升级。可将警示教育课堂搬进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实景展示、实物陈列,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感受纪法威严;可运用VR技术还原违纪违法场景,打造“沉浸式”警示教育体验,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感受“伸手必被捉”的后果;还可开展“以案说纪”情景剧展演、廉政读书会等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让警示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以新颖鲜活的形式提升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增强警示教育渗透力,关键在“常态”长效上见真章。警示教育绝非“一阵风”的运动式开展,而应是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的“持久战”。要建立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将警示教育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有机结合,让廉政教育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同时,要做好警示教育“后半篇文章”,通过组织专题研讨、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廉政承诺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反躬自省,将警示效果转化为遵规守纪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警示教育没有休止符。唯有以精准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常态为保障,持续提升警示教育的渗透力,才能让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筑牢拒腐防变之堤,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平舆县纪委监委 朱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