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建设是党风政风建设的基石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家风与党风政风的内在联系,为新时代加强家风建设、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培育清廉家风,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家事,更是关乎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大事。
清廉家风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防线。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阵地,家风的优劣直接影响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良好的家风能够帮助党员干部抵御外界诱惑、筑牢思想防线,而不良家风则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党员干部家风不正,往往会导致作风不严不实,甚至引发违纪违法问题,损害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培育清廉家风是党员干部修身立德、廉洁用权的必然要求。
清廉家风是涵养党风政风的重要基础。党风政风与家风紧密相连,家风正则党风清、政风廉。党员干部的家风状况,直接反映其作风建设成效,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当清廉家风成为普遍风尚,党员干部能够带头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就能以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反之,若家风建设缺失,不良风气就可能侵蚀党的肌体,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培育清廉家风关键在于付诸实践行动。党员干部要带头立家规、正家风,明确家庭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亲属子女明事理、辨是非,自觉抵制特权思想和不良风气。要把家风建设纳入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加强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对家风不正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同时,要营造重视家风建设的社会氛围,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为党风政风改善和社会风气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影响着社风民风。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唯有每一位党员干部都重视家风建设,把清廉基因融入家庭血脉,才能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廉尚洁的良好风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家庭基石。(西平县纪委监委 李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