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用好警示教育“醒脑良方”

发布时间:2025-01-14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也是长鸣的警钟。各地各部门要用好用活警示教育这剂苦口利病、祛除陈疴的“醒脑良药”,让党员干部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感受党纪国法的震慑作用,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丰富形式,让警示教育“活”起来。警示教育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传统的警示教育方式,虽有一定效果,但缺乏互动性和代入感。有些地方的警示教育手段千篇一律,内容上空洞说教,导致警示教育流于形式。增强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震慑性,要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重手段,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创新载体,通过设计制作H5、设置廉洁圆桌、话题等新媒体产品,实现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的即时性、互动性和普及性。以“有形”的载体,让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进而增强党员干部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个性定制,让警示教育“准”起来。不同群体、不同岗位面临的廉政风险各不相同。因此警示教育不能“千人一方”,要紧盯一个“准”字。要分类整理“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年轻干部和新提拔干部等不同群体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结合行业特点、岗位属性,分领域、分类型的制作忏悔录、警示教育片等警示教育素材,概括违纪违法现象特征,形成系统化、多层次警示教育资源库,有的放矢制定警示教育“课程”,来实现对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精准滴灌”,个性化、差异化开展警示教育。

长效推进,让警示教育“固”起来。警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推动警示教育在党员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全过程覆盖。一方面,要将警示教育纳入干部培训体系、党员学习计划等,做到常学常新;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教育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及时反馈。通过长效推进机制,切实增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意识,营造震慑、知止的氛围,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把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融入日常、化为习惯。(西平县纪委监委 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