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成由勤俭破由奢

发布时间:2025-09-16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这一警句穿越千载烟云,其金石之声犹在耳畔。俭则成、奢则败, 人、家、国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一个“俭”字,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勤俭是政者安身立命的基石。古训有言“君子以俭德辟难”,艰难困苦往往反被俭朴所化解;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将勤俭视为立身之本;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仍不忘“四菜一汤”的朴素作风,其“守成之君常败于奢靡”之叹,至今令人警醒。这朴素传统在今日熔铸为“八项规定”的钢铁堤坝——一张张超标报销单的退回、一餐餐违规宴请的曝光、一次次公车私用的查处,正是“勤俭”这一政治基因在新时代的顽强表达,它如磐石般镇守廉洁底线,成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精神堤坝。

奢则是政治生命溃于蚁穴的起点。北宋权臣蔡京府中“一碗鹌鹑羹需杀鹑数百”,奢靡之甚令人瞠目;清代和珅家产富可敌国,其贪婪终成帝国蛀空之象。历史一再昭示,奢靡之风绝非小节,它如温水煮蛙般侵蚀信念,使“小管涌”终成“大塌方”。现实案例中,从一条天价香烟到一张高尔夫会员卡,从一顿豪奢宴请到一次公款旅游,这些看似“小节”的奢侈享受,常成为权力失范的滑梯起点,在无形中瓦解纪律堤防。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长征路上,方志敏身陷囹圄仍高诵《清贫》,国民党士兵搜遍他补丁叠补丁的衣衫,仅找到一块怀表与一支钢笔。周恩来总理的睡衣打了32个补丁、伴随他二十余年,领口磨穿用布缝缀,袖口破损以线密织,直至1974年住院仍不舍丢弃。焦裕禄兰考治沙的470个日夜,强忍肝癌剧痛,以钢笔抵住藤椅破洞压迫止痛。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共产党人将勤俭节约的基因融入血脉,化作撼动人心的精神丰碑。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的回响从未如此清晰。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四风”隐形变异新形式新动向,严肃查处、寸步不让,在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冒头之际便露头就打。制度约束当如“铁笼”般坚固,健全公务接待、经费使用等制度,把硬要求变成硬措施,让制度真正长牙带刺,以“不敢奢”的硬约束涵养“不愿奢”的软自觉。思想堤坝更要常筑常新,以勤俭廉洁文化滋养初心,让“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内化为“一餐一饭,谨记纪律红线”的现代自觉。(正阳县纪委监委 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