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为官者如何走好“两道”

发布时间:2019-05-20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时作出重要指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当官要当舞台上端端正正的官,当清官,不要当庸官贪官,被人戳脊梁骨。第一步走错了就不行。如果抱着当官谋利的想法,那做的一切事情都不会对”。

  时过五年,回想起总书记的话,仍然让人铭记于心,总书记的话语重心长,寓意深远,振聋发聩,为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敲响了“为民务实清廉”警钟。

  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要时刻切记,自身的权力、衣食俸禄均来自人民,必须坚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执政理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为官之人假如借官的身份去走发财的道路,从人民的手中抢掠财富那就是错用了人民赋予的权力。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拥护支持,那就违背了党的初心,必然是不能长久的。由此可见,“为官”与“发财”二者不可兼顾。党员干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官莫求发财,想发财别来当官”。

  如何坚持初心,不辱使命,真正做到“为官发财各行其道”?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革命将军左权曾在家书中这样写道:“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从这句话语当中读到的是革命先辈们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追求。然而反观当下,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扭曲,不信马列信鬼神,甚至贪污腐化,最终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所以,党员干部应当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权力观,坚持“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崇高理想,不谋一己之私,力求建功立业,造福百姓。

  其次要敢于接受监督,为权力涂上防腐剂。“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对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接受监督就是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切实增强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现在的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着权力,在面对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下,自身思想难免会出现懈怠,如果不及时悬崖勒马,很可能铸成大错。所以,党员干部要敢于敢于接受监督,敢于把权利放在阳光下执行,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再次要坚持清正廉洁,筑牢思想防线。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洁身自好,廉洁自律。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怀律已之心,常思为民之责,手莫伸、人莫贪,在自己面前真正筑起一道防腐防变的铁篱笆,要坚持“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清廉自守政治本色,做一心为公、为民的好干部。

  “官财两路莫相交”,“为官”“发财”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当官就别想着发财,要发财就不能当官。这是党和人民对为政者的政治要求,是为官当政的基本底线,是鲜明的政治立场。为官者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向那条“光明大道”。(泌阳县纪委监委 熊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