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严惩“微腐败” 赢民心顺民意

发布时间:2024-11-14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微腐败”行为其表面看似“微”,但实质是“腐”“危”在民心。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惩“蚁贪”、治“蚁患”、除“蚁害”,坚决遏制“微腐败”现象的蔓延,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提供坚强保障。

重拳出击,遏制“蚁贪”蔓延。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整治基层微腐败,必须以办案引领,办案震慑。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给群众带来更直接、更强烈的痛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务必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办案引领,紧盯教育、就业、医疗、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民生领域的群众反映强烈痛点难点,从严查处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人和事,坚决遏制“蝇贪蚁腐”蔓延势头,让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分析研判,找准“蚁患”根源。基层“微腐败”点多面广、表现多样,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认真梳理,以问题导向循着“病症”找“病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真正打到痛处,切实解决群众难处。微腐败其本质仍是以权谋私,由风及腐。因此,要深化对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从查办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腐败案件入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开展深度研判,全面分析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运行、干部监管、村务公开等方面的短板漏洞,精准查找“微腐败”的易发领域及诱因,为深度治理寻找良策,促进风腐同查同治,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标本兼治,铲除“蚁害”土壤。基层“微腐败”整治,关键在坚持严的基调,系统施治、标本兼治,要害在实现常治长效,确保一体推进“三不腐”。要充分发挥案件查办的治本功能,针对基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抓住查办案件小切口,持续做细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全面提升治理腐败综合效能;针对基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监督发现和查处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要通过领悟新思想、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手段,建立长效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宽监督渠道、督促相关部门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扎紧制度“笼子”,多方聚力、多管齐下,清除基层滋生“微腐败”的土壤和条件,让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处遁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清淤除障、保驾护航。(泌阳县纪委监委 王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