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教育 -> 廉政时评

有疾早治 防入膏肓

发布时间:2023-02-16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以政法系统教育整顿、扫黑除恶为主题的电视剧《狂飙》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被观众赞为是继《人民的名义》之后的又一部反腐力作。该剧收视率狂飙直上,成为与电影《满江红》《流浪地球》等相映生辉的大制作。《狂飙》给观众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有疾宜早治,膏肓再疗难。

剧中的主人公之一、京海市黑社会组织的老大高启强,原本是旧厂街一个遭受欺凌的鱼贩子,做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小买卖,靠自食其力谋生养家,到后来发展为京海市首富,变作独霸一方的黑社会老大。高启强做大成势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值得深思和探究。贪欲是可以培养的,是会疯长的,欲壑难填是对贪婪人性的精准概括。高启强的贪婪以及为了满足贪欲而不择手段的黑吃黑,除了与自己的私欲膨胀有关外,还与他背后的保护伞有密切关系。一层层大大小小的保护伞长期为高启强撑伞遮阳、挡风避雨,无形中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让他在商界飞扬跋扈起来,养成了“唯我独尊”的病态心理,习得了“从我者生,逆我者亡”“没有用打压、腐蚀、拉拢摆不平的事”的生存哲学。

那些与以高启强为首的黑恶势力团伙勾肩搭背的公职人员,小到基层民警,大到市委领导,他们靠山吃山、养黑吃黑,到头来都栽了跟头,要么早早殒命,要么被绳之以法,落了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可恨可悲可叹的下场。透过剧情,观照剧中人,亦正亦邪、亦善亦恶,在正与邪、善与恶的较量间给观众上了一堂醍醐灌顶的人生教育课,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具有深刻警示意义的廉政教育党课,揭示出一个道理:小病不治,养痈为患;绝症再救,为时已晚。

现实生活中,一幕幕类似《狂飙》剧情的真实场景反复上演。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偷”病不及时治愈,将来就会发展为抢劫。历史证明,乱世中的毛贼由于失教失管失治而逞强好胜,个别人后来“成长”为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土匪头子,为害一方、污染生态。当初的毛贼之所以演变成后来的“山大王”“江湖大盗”,与地方官吏的不作为、拿好处、充当“保护伞”颇有关系。一时得利、利令智昏,昏聩之下、贪欲滋长,结果必将反噬自身。有个成语叫“养虎为患”,与黑社会组织和恶势力勾结,共同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的手握公权力的人员,必将随着黑恶团伙的覆灭而受到党纪国法严惩。得一时之黑利,而埋下终身隐患,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而不知何时是休止,这未尝不是人生的大不幸。

自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和政法系统教育整顿以来,政法部门协同作战,扫除了一大批黑社会组织和恶势力团伙,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纪执法,挖出、打掉了黑恶势力背后隐藏的“保护伞”,剪除了社会“毒瘤”。研判涉黑涉恶案件案发的原因,剖析涉黑涉恶行为的成因,探究公职人员甘当“保护伞”的诱因,无不缘于有“病”没有早治。事实和经验反复警示,有“病”要早早治疗、对症下药,在治小治早上下功夫,治未病、防未然。

《狂飙》好看,剧情紧凑,正与邪的较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而最引人看下去的本因还是该剧的主题“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契合了当下人民大众的心理需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所求所盼。社会治理是个系统工程,有疾早治、未病先防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时时处处做到并不容易。“讳疾忌医”的事情还经常发生,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紧盯管辖区域内的方方面面,发现违纪违法苗头,早提醒、早预防、早治理,防止因懒政怠政、视而不见、甚至参与其中充当“保护伞”而马失前蹄,落得“一人不廉,全家不圆”,为千夫所指,受群众唾骂。(确山县纪委监委 朱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