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读党史|我的伯父李寿卿
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学党史,感党恩,唱红歌,赞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在学习中我真切感受到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我伯父李寿卿就是这样的人。据儿时我爷爷、我父亲的讲述,我又查阅了《中共遂平党史人物》《遂平英烈》《嵖岈丰碑》等,伯父李寿卿的音容笑貌呈现在眼前。
我的伯父李寿卿,字孤松,生于1914年,初中文化程度,1929年与表弟杜松山参加遂平一小读书社,接触马列主义思想,1930年,经时任中共遂平县委委员杜松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遂平县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者之一,他在家乡遂平土山私塾学校担任校长兼教师,传播马列主义先进思想,1934年中共地下党土山党小组成立担任土山党小组组长。
1936年,他任国民党土山村联保主任,以此身份为掩护,为我党作地下工作,发展党员,1937年中共遂平县委在土山成立了遂平西部山区第一个区委会,县委委员杜松山兼区委书记,伯父李寿卿任组织委员(后任区委书记),杨俊停任宣传委员,此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土山区委在西部山区建立了鲍庄、杨店、槐树党支部,共产党人把一腔热血投入到抗日战争中,伯父秘密组织当地青年学生宣传抗日救国的真理,他和杜松山、杨俊停等人积极筹备,并于1938年在遂平李家祠堂创办了抗日青年救亡训练班。
在嵖岈山职校任教的地下党教员历史学家范文澜、马致远、刘子厚(后任河北省委书记)杨毅(后任济南市委书记)亲自到土山抗日救亡青年训练班讲课,主要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及军事知识,党组织还组织“光明话剧团”到土山慰问演出,训练班开办月余,据我父亲说几个教员吃住都在我家,我伯父在80名学员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其中有我三伯父李尚卿,训练班结束时把30多名党员送到确山竹沟参加新四军,50多名青年也陆续参加了新四军,壮大了抗日队伍,训练班结束后,伯父又在李家祠堂开办了农民夜校,传播革命真理,点燃抗日烽火。
1938年秋天,上级党组织指派我伯父到确山竹沟新四军培训班参加培训,三个月后回到了家乡土山担任了地下党土山区委书记,1944年新四军五师黄霖率领的豫中兵团来到嵖岈山地区,伯父又积极协助豫中兵团创建豫中抗日根据地,负责遂平西部山区工作,他还兼任金嵖乡乡长、嵖岈山区区长,随后新四军五师南下转移,伯父随豫中兵团近千名新四军南下湖北宜化,桐柏一带,并任中原军区干部队队长,后任中共光山自治区区长兼白雀园乡乡长。
1945年,伯父利用曾经担任联保主任身份,召集保长,甲长及地方知名人士打扫李家祠堂及街西头庙,欢迎八路军河南军区王树声部队,新四军李先念师长从李兴楼专程来土山召开迎接大会,迎接王定烈率领的八路军十三分区水东八团和王树声率领的伏牛、嵩山地区的八路军,河南军区与新四军胜利会师。在土山村街东边刘楼村(隶属大里王行政村)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土山街及刘楼村张贴标语欢迎李先念部队胜利归来并胜利会师!1946年秋天,我伯父又受党组织派遣,带领10多名同志到豫东西华县开辟革命根据地,先是任西华县委委员兼陶城区区委书记,后任西华县委书记,组建革命武装,巩固壮大根据地。
1948年6月,伯父在西华县聊城河南岸一个村庄内的铁鼓寺庙召开会议,不慎走漏风声,被敌人包围,敌入高喊着伯父的名字要其投降。面对敌人的包围,伯父沉着镇定,指挥战斗,他手握双枪掩护参加会议的同志突围后,翻墙突围时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壮烈牺牲,时年34岁。
1951年我爷爷领着家人到西华县把我伯父的遗骨运回家乡,安葬在土山东北,在安葬当天西华县和遂平县的领导参加了葬礼,并鸣枪以示致敬。每年的清明节,土山学校、嵖岈山中学及周边学校师生都会到伯父坟上扫墓,缅怀革命先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伯父已经为革命牺牲73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伯父入党91周年,伯父虽然没有看到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美好生活,但我相信他一定会为我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含笑九泉。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増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航,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努力奋斗。(遂平县纪委监委 李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