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路上,百岁老人的笑与泪
“一声号令震破天,千军万马上前线。”稚嫩的童声随风飘入车内,令有些疲惫的巡察组组长李振文精神猛地一振,他循声望去原是竹沟镇小学组织春游,车内同事小杨提醒道:“组长,西李楼村要到了!”
西李楼村位于“小延安”竹沟镇的东北部,是第八巡察组此行的目的地之一。自4月15日始,第八巡察组开启第三轮村居巡察工作,沉入一线,实地走访三个村的贫困户,力求以精准督导促精准脱贫。
今天是4月28日,第八巡察组一行八人再次来到西李楼村,组长李振文望向村东头,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抹雪白,它拥有时光积淀的神采,那是百岁老人李长胜花白的短发。
事情还要从4月23日说起,遍访工作进行到了第九天。
这天,巡察组正闷头朝着目的地进发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迎接他们的竟是一串洪亮爽朗的大笑。
巡查组员小杨是个小年轻,他一时怔住,纳罕地问身旁同事小赵:“李长胜老人,五保贫困户,1918年出生,今年不是已经101岁了吗?这……这笑声是他?”
说着,一行人走进李长胜老人家中,一位精神奕奕,眼神清澈的白发老人映入众人眼帘,他坐在小院里晒着太阳和串门的邻居大娘闲聊唠嗑。
组长李振文赶紧迎上去,朝老人介绍一行人目的,别看老人101岁了,可他耳聪目明,思维极为敏捷,“我的帮扶人是谁,医生多久来一次,享受的帮扶政策有哪些?我都清楚着呢!”李长胜老人犹如一个老小孩,满脸骄傲,“国家帮我的忙,党对我的好,我都记着呢!”他拍着心口,说起扶贫政策头头是道,讲起政府的帮扶眼神发亮,眼角潮湿,情难自抑。
这边组长询问老人的近况和需求,那边小杨和小赵等组员开始仔细查看老人家屋顶是否洇水,墙壁是否开裂,屋内是否需添置物品……
“哎,你瞧这儿,”突然小杨蹲下身,摸了一把老人床下的土地。
小赵疑惑道:“怎么这么潮湿?”
两人默默将此处拍照做记录,并将告知组长李振文。
李振文眉头一皱,关切的问道:“老人家,村干部没给你修过房屋的地坪吗?你居住的北屋咋这么潮湿?”
老人不好意思搔搔头,朴实的皱纹随着笑颜舒展开:“来过,说要给我修地坪。可我想啊,我已经一百零一岁了,国家养育我够久了!现在,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我这里已经足够了,你们应该去帮帮他们!”
老人的笑容和为国家着想的真诚令巡察组大为触动,暖意在他们胸中激荡。
巡察组没多劝,只是默默把此事放在了心上。
当晚八点,巡察组召开组务会,几人将今天李长胜老人家中情况汇总成稿,给村支部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
4月24日一大早,村支部书记程建军带着施工队,当天动工,对老人家地坪、墙壁、电线进行整修,一帮干部抬的抬,晒的晒,虽然辛苦,心里却轻快。
4月27日,整改报告送往巡察组。
事情回到今天,4月28日,接到整改报告的巡察组前来回访,核实李长胜老人家中的修缮整改情况,而迎接他们的依旧是熟悉的大笑声。
李长胜老人站在屋前小路上口,一看到巡察组的同志,微微佝偻的身子慢慢挺直。
巡察组小跑着迎上去,走到近前才看到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庞老泪纵横。组长李振文想要说些什么,却久久难以开口。
一行人相对无言,可感动却如无声惊雷在巡察组一行人心中炸响,洒下一片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着所有人因连日奔波而疲惫不堪的心田。
贫困户的求助之手和政府的援助之手紧握,心与心连,情与情通。
“民无小事,我们要谨记,勿以事小而不为。民心所向,便是我们出发的方向!”返途中,李振文组长神色肃穆的回望了村东头,话语简短却铿锵有力。(确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