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本地要闻

西平县:绘就清廉底色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4-07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一幅幅‘清廉文化墙’,一条条‘廉洁文化长廊’,一个个‘廉洁文化展板’,不仅美化了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 ‘清廉活力’。”西平县二郎镇纪委书记刘博高兴地说道。

  西平县纪委监委坚持文化引领,把“清廉文化”作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加强廉政文化教育,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廉政电影廉政文化课堂等多种方式,定期组织镇村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强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打造廉政文化宣传阵地,按照一村一特色思路,将廉政文化与本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相融合,与居民生产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了一批饱含清廉元素的墙廊、庭院、村落、乡道、广场等廉政宣传阵地。

  为营造良好的清廉环境,县纪委监委督促各乡镇(街道)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三个清单”将工作任务明确到人、细化到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坚持应公开尽公开,公开要及时、形式灵活、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在办公区域显眼位置集中设置公开栏,公开内容应包括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工,全县重点工作部署,涉及惠农政策、项目实施、资金分配等有关内容,以及群众广泛关注的其他事项。

  县纪委监委强化执纪监督,指导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地实际,绘制出包括村务事项、“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方面在内的“小微权力”清单流程图,明确每项“小微权力”事项的名称、责任主体、操作流程及运行过程,公开上墙、广泛宣传,向让村干部行使每一项权力都有固定的“路线”,能够“看图执行”。

  同时,做好村权监督线上、线下“两条路线”,实现村级微信群线上为民服务、解惑答疑、群众监督零距离,线下建立“乡镇(街道)纪(工)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模式,让村级“三务”“三资管理”及干部作风在监督下开展,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使“小微权力”得到有效监督,牢牢把住乡村振兴“清廉关”,竖起“廉洁村居”纪律屏障。

  畅通问题举报渠道,突出日常监督实效。设置问题线索举报信箱、举报电话、电子邮箱,明确一名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接收、登记、管理问题线索。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群众中,关注民意民情,倾听群众诉求,着力发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充分发挥廉情监督员“纽带”作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举措真正顺民心、映民意、促民生。及时收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并建立专项台账,定期更新完善。

  “通过清廉乡村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乡村基层延伸,着力解决乡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把清廉乡村建设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全过程,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清廉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西平县纪委监委 郭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