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清风文苑

新春至 年味浓

发布时间:2023-01-20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古代,“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古人认为需用鞭炮轰“年”才能过去,于是有了燃放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会举行各种各样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庆祝活动,大多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民间把农历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忙于采购物品,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还会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赠送的礼品,大人小孩都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在年货大街上,各种年货是最受青睐的,前来购物的人们眼神里尽是对春节的期盼。街边的临时摊位上,高高悬挂的春联、兔子图案的饰品、中国结和灯笼直接装点了城市,即使仅是从摊位前路过,都会令人染上好心情。

春节前夕,人们还会在住宅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春联,在门前挂上大红灯笼或张贴福字,在屋内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福字还可以倒着贴,路人一念福“倒”了,就是福气到了,那一抹红给千家万户渲染了一种兴旺欢乐的气氛,寄托了大家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会不远千里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工作步步高。

待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确山县纪委监委 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