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融入” 在新征程中绽放青春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青年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一份子,更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真学真信真用,切实将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到理论学习、岗位职责和作风建设中,以思想伟力指导实践,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笃行。
坚持把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理论学习,做到信念坚定。去年上映的《觉醒年代》,生动展示了我们党早期领导人,面对风雨如磐的斗争形势,面对各式各样的主义,最终坚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刘国鋕(zhì),出生于四川一个富裕家庭,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特务劝他,只要交出组织、登报脱党,马上就可以释放。面对劝诱,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死;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党的百年奋斗伟业,就是因为有无数像陈延年、刘国鋕(zhì)这样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才能取得的。作为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我将在日常学习中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本职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持把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岗位职责,做到敢想敢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针对福建是林业大省、广大林农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为解决产权归属不清等体制机制问题,甘冒风险推动实施了林权制度改革,形成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林改文件,只因林权改革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这个问题不解决,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还是越早解决越好。福建林改经验也于2008年被中央10号文件全面吸收。这充分展示了做事要有担当,面对工作中的痛点、难点,要豁得出去、敢闯敢干。作为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我将聚焦本职工作,找准二十大报告与本职工作的结合点,以学促干,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烈担当,更加精准有效地履行以文辅政、参谋助手和审查调查场所保障等工作职责,以工作实绩检验学习成效。
坚持把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作风建设,做到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提到过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的故事,其中一个代表人物是王衍。王衍是西晋重臣,玄学清谈领袖,为官时期可谓舌辩滔滔、无人能及。西晋末年,羯族首领石勒起兵进犯洛阳,王衍作为太尉随军前去讨伐,结果兵败被俘。石勒问他西晋溃败原因,他百般为自己开脱,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石勒斥责他:你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怎么能说没参与朝廷政务,“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后来,王衍被石勒派人杀死,王衍临死前哀叹,如果自己平时不是追求虚浮、而是努力做事,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这警醒我,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端正工作态度,务实不务虚,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绝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
纵横凌云笔,华夏涌春潮。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我将认真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以纪检监察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做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作敢为又善作善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平舆县纪委监委 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