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暖寒冬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当太阳抵达黄经225度,立冬便踏着轻盈的步履悄然而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它不仅标志着万物收藏、休养生息的开始,更有着清冷、纯净的特质。在立冬这个蕴含着收敛与沉淀意味的时节,我们不妨借景喻理,共话廉洁之道,让风清气正的暖流驱散冬日的寒意。
立冬之“清”,恰似廉洁之“正”。立冬过后,气温渐降,天空愈发澄澈高远,往日喧嚣的蝉鸣归于沉寂,漫天飞舞的落叶也渐渐沉淀。这种“清”,是洗尽铅华后的本真,是褪去浮躁后的宁静。廉洁亦当如此,它要求为官者、行事者保持内心的澄澈与清醒,不被外物所扰,不被贪欲所困。古往今来,那些名垂青史的清官廉吏,无不以“清”立身。包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们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清”的真谛,也为后世树立了廉洁的标杆。
立冬之“藏”,暗合廉洁之“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时节,自然界的万物都懂得收敛锋芒,藏蓄能量,为来年的生长积蓄力量。这种“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自律。古人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任由贪欲泛滥,就如同冬日里未加防护的草木,极易被严寒摧折。近年来,一些落马官员的案例无不警示我们,一旦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丢掉了廉洁的戒尺,就会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迷失自我,最终走向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党员干部当如立冬万物,时刻保持自律,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
立冬之“暖”,源自廉洁之“公”。立冬虽然寒冷,但人间的温暖从未缺席。家人围炉夜话的温馨,邻里互帮互助的友爱,都能让人在寒冬中感受到浓浓的暖意。而廉洁之风所带来的“暖”,则是一种更广泛、更持久的温暖。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干部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百姓就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当政策切实惠民,当干部心系群众、真抓实干,百姓就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反之,如果廉洁之风不存,腐败现象滋生,就会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让百姓心寒。因此,我们要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寒冬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
立冬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它预示着新的开始。让我们汲取冬日的“清”与“藏”的智慧,坚守廉洁的初心与使命,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让廉洁清风如同冬日的阳光,照亮前行的道路,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田。(西平县纪委监委 闫颖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