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用“活”廉政档案 让监督执纪更精准
“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要做到‘凡变必更’,一次违纪行为,即便是接受一次批评教育,也要写入个人廉政档案,留下印记,为后期全面深入分析干部廉政情况、精准监督执纪提供有力支撑。”近日,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主要负责人在指导廉政档案管理工作时说道。
为切实加强区管干部的监督管理,全程记录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痕迹,把好党员领导干部“廉政体检关”,近年来,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为全区44名科级领导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通过建好用活廉政档案,助力监督执纪更加精准有效。
实时动态更新,强化规范管理。明确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重要社会关系、资产、出国(境)、处分奖励、问题线索处置和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具体内容,实行一人一档,涵盖全区所有科级领导干部。采用同步建立纸质与电子档案“二合一”的做法,实行“专人专管”,电子档案由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系统录入登记,严格执行安全保密纪律。同时,根据领导干部个人信息变化加强实时动态监控管理,第一时间载入选拔任用、奖励惩处、廉政谈话、信访举报、立案审查、述职述廉、问题线索处理结果等情况,实现廉政档案更新及时准确,做到廉政信息实时查询、重点问题实时提示,提升监督工作质效,真正做到“见档如见人”。
强化排查比对,防范廉政风险。通过定期对廉政档案排查分析,准确把握领导干部“廉情”动向,梳理突出问题、走心提醒谈话、及时预警纠偏、精准提出建议,进一步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工作。在对领导干部进行日常监督和提醒谈话时,重点比对廉政档案中前后的变化,对其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廉政风险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及时扶正“歪树”、纠治“病树”。
深化分析研判,把准执纪方向。由个体窥全貌,让廉政档案成为摸清底数、抓住个性、掌握全貌的“镜子”,切实发挥精准分析研判领导干部个人廉政风险以及部门单位的政治生态的作用。通过对领导干部们廉政档案的综合分析研判,找准全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深挖个性问题,认真分析问题成因,进一步深化、细化工作举措,针对性提出整改意见建议,从严从实抓好干部管理监督,把准监督执纪方向,进一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下一步,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将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准确、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廉政情况,精准监督执纪,坚持不懈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生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 邓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