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强化日常监督 力促派驻监督“长牙”“带电”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日常监督始终立足动态化、精准化、全面化、常态化的监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推动派驻监督“长牙”、“带电”。
廉政档案“动态化”。在坚持用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及廉政谈话等手段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廉政风险测评”,对党员干部在“六大纪律”、“四风”方面存在的风险等级进行全面测评,通过数值分析,建立风险等级,同时结合信访举报及监督检查等多渠道收集的突出问题,将平时掌握的大量的“碎片信息”整合更新,对监察对象廉政档案实行动化管理,力求准确了解各单位的政治生态状况。
压实责任“精准化”。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月报告制度,要求综合监督单位按照“事前、定期、即时、事后、专项”五种方式对“三重一大”事项、突发事件及信访举报、问题线索等情况向派驻纪检监察组报告报备。同时将责任“下压一级”,充分发挥综合监督单位纪检联络员作用,要求既当好部门党组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参谋助手,又要当好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锻造工作链条、明晰责任清单,向综合监督单位党组织精准传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压力。
监督检查“全面化”。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切实推动党员及公职人员的宣传教育全覆盖;在春节、五一、中秋等重大时间节点,强化廉政提醒和作风建设明察暗访,持续保持关键节点、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检查、“扫黑除恶”、“扶贫领域”专项整治等为载体,深入综合监督单位,从工作作风、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执行入手,查找问题线索,确保“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在各单位贯彻落实。
标本兼治“常态化”。派驻纪检监察组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综合监督单位发出了情况通报,分别列出15项问题,要求限时整改,逐项对帐销号,并按期反馈进度。在紧盯具体问题整改的同时,充分发挥以案促改作用,通过警示教育、督促整改等多种方式,帮助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排除风险隐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有力促进了综合监督单位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派驻第十一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