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廉政要闻>清廉天中

读党史忆英烈 | 绾毂中原之丰碑—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1-04-13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图片1

  在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村,位于伏牛山余脉的袁庄村一角,矗立着一座灰白色建筑--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分为前后两个院落,前院为纪念馆展览区,后院为李先念豫中革命旧址。

  纪念馆展览区的展厅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受命国家危亡关头,肩负抗战伟大使命;第二部分驰骋大江南北,跳跃汝河两岸;第三部分,实施“绾毂中原”战略,开辟河南敌后根据地;第四部分,挺进嵖岈山,开辟豫中根据地;第五部分,李先念在遂平的革命活动;第六部分;丰功伟绩犹牢记,缅怀伟人李先念;第七部分,嵖岈山职业学校。第八部分,载入史册的辉煌,遂平光荣的斗争历史。

  纪念馆生动地再现了1944年至1945年新四军绾毂中原,开辟以嵖岈山为中心的豫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画卷。李先念当年亲手种下的柿子树随风摇曳,仿佛在回顾悠悠岁月里豫中抗日根据地的往事。

  1944年春天,日本侵略军集中了九万多人向河南郑州、许昌、漯河、西平、遂平、舞阳、洛阳等地大举进犯,当时河南国民党驻军一触即溃,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损兵折将二十多万人,使日寇轻而易举地占领三十八个县城,河南的大好河山大部沦入敌手。

  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河南人民,中共中央军委和华中局先后发出向河南沦陷区发展的指示,在豫鄂边区活动的新四军五师政委和师长李先念,根据党中央指示,组成了以黄霖同志为司令员、五师副政委任质斌兼兵团政委、五师参谋长刘少卿为参谋长的河南挺进兵团,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初突破敌人的层层封锁,胜利地来到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西部山区,为争取早日与南下的八路军会师,开辟新的抗日战场,再向北推进。由于敌情复杂,武器装备又落后,山区纵深不够等原因,对河南挺进兵团不利,中央军委同意五师政委及师长李先念的意见,就地开创革命根据地,发动组织群众抗击日伪顽的进攻 。

  根据五师党委和李先念的指示,为适应根据地的迅速发展和部队不断扩大的需要,解决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之不足,在兵团司令部所在地李兴楼村袁庄东胜桥庄王家祠堂和沟刘庄李家祠堂开办了新四军豫中军政干部学校,黄霖任校长,招收来自西平、遂平、舞阳等地的学员200多人,为地方和部队培养干部100余人。在李兴楼附近红石崖设立了野战医院,在万庄设立服装厂,在磨镰场设立兵工厂,在槐树街设立烟厂,轰轰烈烈地开展根据地建设。

  从1944年秋至1945年取得抗日胜利的一年间,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以遂平县槐树乡李兴楼山区抗日根据地为依托,在周围与日伪顽强作战100多次,消灭敌人6000余人,争取8000余伪顽武装人员反正、起义,开辟了南至信阳、北到叶县、西起泌阳、东到正阳方圆1万多平方公里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河南挺进兵团由1000多人发展到26个团级编制,即8000多人的大军,成立了拥有1万多人的地方抗日武装。五师河南挺进兵团并且在李先念师长的领导下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在当地党组织和豫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消灭了大量敌人,收复了大片国土,使豫中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也打通了和八路军的联系,完成了“绾毂中原”战略的胜利。

  为牢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传统,2005年春,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正式筹建,如今豫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已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被团省委和省少工委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团市委和市少工委命名为“河南省第二批红领巾体验教育基地”、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被市旅游局批准为市级红色旅游精品景点,并被列为河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区。(遂平县纪委监委 张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