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清风文苑

清风文苑 | 只要南地还有一个人,就不回家

发布时间:2020-08-16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小时候,母亲为了教育我热爱劳动,经常让我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比如拔草、翻红薯秧子等等。

  这些农活都是没有上下班时间的,特别是在暑假期间,白天时间长,太阳晒着,农活又都是重复性劳动,非常枯燥,对天性爱玩的孩子来说,感觉干活的时间特别漫长。母亲为了激励我好好干活,就会对我说什么时间可以回家。

  要是下午去干活,母亲就会说“等太阳落到云彩眼儿里了就回家”。当时我对太阳落到云彩眼儿里是多长时间还没有基本的概念。我就干一会儿活,看看太阳;干一会儿活,看看太阳。而母亲是不管太阳落不落山的,她有一种“恨地”的心态,所以她就一直干活、一直干活,直到天黑透了,实在是看不见地了,才会领我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母亲说干庄稼活不是熬时间,我小时候你姥爷常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出水才见两腿泥”。我那时听了似懂非懂,还没有从干活的劳累中缓过来。

  要是上午去干活,母亲会说“只要南地里还有一个人,我们就不回去”。然后我就会四下望去,看看目光所及的地方,有多少个人在干活。干一会儿我看看少了几个人,再干一会儿,我再看看少了几个人。等到太阳快转到正南方向的时候,南地里的很多人就回家走了。但是往往,就会有那么一个人,一直不走,就像天上的一颗孤星、就像一个干活的榜样。他一直在那里干活,好像钉在地里一样,直到太阳过午他才回家。我知道只要这颗孤星不坠、这个榜样没走,就没有到母亲说的回家时候,我就不能回家。然后,我就安下心来,一心一意地继续干活。

  我一直没有问母亲为什么要盯住南地里最后一个人干活,直到后来我读到一个故事,才理解了母亲的做法。故事中讲红军怎么爬雪山过草地,说都是盯着红旗、盯着前面的一个人,无论多艰难都坚持跟着走,才走出了雪山草地。读了这个故事,我才明白,干活对谁来说都累,母亲也一样累,她只是给自己找一个榜样才能让自己更有力量,更能坚持下去。

  小时候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树上都挂着冰块儿。我看跟我一块儿上学的小伙伴都没有去上早自习,我也不想去。母亲说“别人都不去,你也要去,想上好就得这样”。母亲其实也心疼我,但是为了教育我、为了让我上好学,还是催促我去上学。我学习成绩一下滑,母亲就举起大拇指说“我梦见毛主席了,他对你举大拇指”。我明白,她在想尽一切办法来鼓励我。

  刚参加工作时,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我真是感觉应付不过来,心浮气躁、坐不住,工作劳累时就会产生“撂挑子不干了”的想法。后来,我就想起小时候母亲教我干活时的一些方法来。比如一遇有重大的或者阶段性工作,我就会在我目光能及的地方找一个“星星”、一个榜样,只要他还在工作,我就不认为应该下班回家了,这让我安安心心地度过了很多加班的夜晚。比如,领导安排的值守任务,我只要没到撤岗或结束的时候,我就会一直值守下去,不会想想还有多长时间才到点儿。再比如,工作任务持续时间长的时候,我会定些小目标来激励自己。

  这些都是母亲教给我的。可惜,她已去世多年,再也不能教我怎样干活了,想起来就会鼻子酸酸的,得沉默好大一会儿。(平舆县纪委监委 李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