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掉在阿谀奉承的陷阱里
近日,吉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出的奇书《平安经》上了热搜。这部满篇写着“口部平安,牙齿平安,舌平安,唾液腺平安,咽平安……”内容的“神书”,却受到了吉林省当地众多学者、媒体的追捧。
对《平安经》有人居然在官媒发表所谓读后感言,“官员阅读此书,领悟初心使命。学者阅读此书,顿悟平安哲理”,云云,有人留言称此书为“儒林巨制”,不知是真心感言还是昧着良心说话?
真是“官员一部《平安经》,后面一群马屁精。”这不禁让人想起明朝诗人赵南星的《笑赞》,“一秀才数尽去见阎王。阎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献《屁颂》一篇曰:高竦金臀,弘宣宝气。依稀乎丝竹之音,仿佛乎麝兰之味。臣立下风,不胜馨香之至。”这真是对阿谀奉承者入木三分的讥讽。
然而,时下仍不乏乐作《屁颂》文章之人,从为此书开研讨会举办朗诵活动,到官媒的吹捧推介,无不透露出文人圈中多少人的奴颜和媚骨。吹捧者不遗余力,早已抛却了做人的底线。这群人会把狗屎夸成是珍馐佳肴,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说的话,但依然愿意摧眉折腰为之鼓吹,即使这坨狗屎弄脏了他们的唇齿,也再所不惜,因为他们吹捧时看到的是权力,心里怀着的是对权力的臣服与渴望。自古以来这种人都是同一幅嘴脸,惯于使尽浑身解数对上献媚。
明朝时,明英宗朱祁镇听惯了宦官王振的阿谀奉承,也先带兵侵犯大同时,在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真相信了自己是能征惯战的无敌大将军,在未制定作战方案,未做好出兵准备的情况下,仓皇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落个兵败被俘的下场。王振的吹捧不但坑了明英宗,还坑死了出征的几十万将士,大明从此一撅不振,走向灭亡。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惯于溜须拍马的人,都是没有原则的人。英国谚语说:“捧你的人,是害你的人。”诸葛亮《出师表》中曾告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无底线的献媚者俗称小人,古代官场中不乏这样的佞臣,多少朝代的江山都是断送在这帮佞臣的如簧巧舌里。这些人的阿谀奉承如同迷魂汤,让多少喜闻者沉醉在甜言蜜语中不能自拔,这些无下线的吹捧和奉承可以把人引入歧途,让当事者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7月29日,吉林省委决定成立由省政法委牵头的联合调查组,对《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听闻这一消息,之前折吹捧者们纷纷删帖清博,大有避之唯恐不及之势,更让人看清了阿谀奉承者的嘴脸。法国有句谚语说:“能吹捧你的人,也会诬谄你”,提醒人们不要听信献媚之辞,要提防和远离这种别具用心之人。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我们党员干部要有政治原则,多听不同意见,在是非面前要保持清醒,在甜言蜜语面前要保持警惕,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底线有定力有主见,不作阿谀之徒,也不要听信阿谀之言,不要栽倒在阿谀奉承的陷阱里。(正阳县纪委监委 邹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