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要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当前,防汛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不惜一切代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也有个别地方重视程度不够,防汛措施不力,干部作风不实,出现了麻痹思想、侥幸心理苗头,这些情况的出现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是形容做事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不谨慎、失去警觉,认为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蒙混过关思想。麻痹思想、侥幸心理说到底是工作作风问题,是作风不实的具体表现,究其原因是缺少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任其发展会贻误工作,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我们要多策并举,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理念,充分认识防汛救灾的严峻形势,真正做到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就需要进一步抓实抓细各项措施落实。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防汛救灾预案,组织开展抢险培训和演习,加强物资储备,强化汛情监测,做好超警河段、超汛限水库、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区等重点区域巡查防守,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就需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人。纪检监察部门要实施“精准”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要紧盯不放,直至彻底整改。对防汛救灾重视不到位、“跑偏走神”的相关人员要坚决给予责任追究,形成震慑,用严格的惩处强力推进工作的落实。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泌阳县赊湾镇纪委 魏家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