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清风文苑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驻马店纪检监察网

  读《瞿秋白传》有感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身处囚室的瞿秋白在写完这首绝笔诗后,怀着对党和革命的无限赤诚,英勇就义,年仅36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瞿秋白传》,我被他对革命的忠诚、对信仰的执着深深地感动着。

  瞿秋白生于1899年,青年时期的他,目睹贫穷、落后、动荡的中国,心痛不已,立志要救国家、救民族、救人民,曾多次对身边同志说道:“为人民利益活着,无上光荣;为人民利益而死,死而永生。”

瞿秋白1

  瞿秋白被捕后,国民党反动派曾以高官厚禄相诱,但他心如磐石、不为所动。1935年6月18日临刑前,他神色不变,坦然走向刑场,沿途用俄语唱《国际歌》,还唱《红军歌》。到刑场后盘足而坐,回头微笑着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敌人可以消灭一个革命者的肉体,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其从容赴死的大无畏精神,令人为之动容。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曾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是文学家,曾先后发表《赤都心史》《俄乡纪程》《多余的话》等作品;他是翻译家,曾先后翻译《国际歌》《新哲学——唯物论》等著作;他是理论家,曾先后发表《现代社会学》、《社会哲学概论》等论著;他是社会学家,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曾为社会学系设置了近40门课程,称得上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教学规划。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他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他注重实际、不尚空谈,正如他自己所说“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他崇尚劳动、期盼幸福,曾言“最有幸福的,只是勤劳的劳动之后。劳动能给人以完全的幸福,幸福——劳动。”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学习瞿秋白“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的淡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务实奋斗的精神。今天,我们身处伟大的新时代,更应继承先烈遗志,顺改革大潮、乘梦想巨轮、谋复兴伟业。让无数先烈的革命信仰和强国之愿诗意般栖息在美丽的中华大地,成为永恒!(确山县纪委监委 张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