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 | 无悔的青春
“老公,爸妈从老家来了,晚上能回来吃饭吗?”
“老婆,回不去了,今晚还得加班,你和女儿陪他们吧!”
“爸爸,说话不算话,老骗人,不给你做好朋友了!”
“宝宝听话,爸爸有些事还没有做完,等爸爸忙玩了,就回去陪你去儿童游乐园。”
这样的对话,不知道在电话里重复了多少次,而每次通话结束后,家人对我的牵挂和思念,促使我更加坚定信心,更好的完成我的使命。
作为一名“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组织安排我们到审查调查室工作,白天东奔西走深入基层入户走访,调查取证;夜里,我们披星戴月,加班加点,研判案情;遇到留置案件,晚上能回家更是一种奢望。
刚开始,这样的工作节奏我不是很适应,感觉天天忙着谈话、取证、写材料,家人照顾不了,有家不能回,这么拼图什么呢?
直到去年我办理一起留置案件的一次经历,改变了我的观念,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那是2018年8月的一天,我正在办理一起涉嫌职务犯罪案件,作为主办人,我需要驻点。
当时被留置人思想波动较大、情绪不稳定、不配合调查。根据前期掌握的个人生活习惯、家庭关系等方面情况,我与被留置人展开了一番长谈,谈生活、谈情感、谈工作、谈家庭、谈社交,特别是谈到家庭时,被留置人很激动。
通过交谈,我们逐渐找到了共通点,我们两人年龄相仿、都有一个4-5岁的女儿,还都有一个即将出世的宝宝。被留置人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担心宝宝出生后不能第一时间见到,担心爱人照顾两个孩子负担重,担心-----,认为自己不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和好儿子,思想包袱较重,顾虑重重。
看到他的情形,想到了自己对女儿的愧欠,想想怀孕8个月的妻子,眼睛也忍不住的酸涩起来。可我肩上担负着人民群众交给我的重任,使命催促着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
回转过神,又投入到紧工作中。就在构思着下一步的谈话方案时,我的手机响起来。
“老公,我这两天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你回来一趟,陪我到医院检查检查……”。
“我现在走不开,让爸妈陪你去一趟医院先检查检查吧,忙完了我好好陪陪你。”
经过十余天的沟通交流,被留置人的思想打开了,情绪稳定了,包袱放下了,主动将问题说清,案件取得重大突破。我也终于在宝宝出生前赶到了家。
一次次谈话一份份笔录一本本卷宗一次次检索。田间地头、农家旧舍,时常穿梭着我们的身影;纪检办案区更是天天“战鼓雷鸣”。作为父亲,孩子的作业我没空辅导;作为丈夫,温情的节日我们难以团圆;作为儿子,老人的生日我亦未能参加……,但作为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无怨无悔。
秉着服务群众的初心,不辜负纪检监察的使命,坚决清除百姓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努力当好“忠诚卫士”,不断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作为一个纪检监察干部所矢志不渝的信念!(驿城区纪委监委 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