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清风文苑

知民愈明 为民愈笃

发布时间:2019-05-0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知民之所言,方能为民代言;知民之所盼,方能行为民之实。党员干部应当在提高“知民度”上下功夫,而不是处心积虑提高个人“知名度”。

  理学家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其意是指对事物和规律的认识越清晰,行动就越扎实,成果就越丰厚。同理,知民愈明,为民愈笃。知民是为民的前提,不知则会“妄为”;为民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不为便是失职。

  知民就要“真知”。身临其境才能心意相通,党员干部的脚步在泥土中踩得有多深,对真实民情的了解就有多深。接地气才能聚人气,通民气才能长才气,只有多下基层、多接触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有诗云:“政情民隐应常通,咫尺间如隔一城。安得浮云都扫尽,长安虽远若门庭。”想要真正“知民”,党员干部就不能高高在上,习惯于只听汇报、看报告、发文件,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好作秀——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临走说声好好干,结果什么事也没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只有对群众的“担心”多关心、多操心,对群众的“忧心”多上心、多尽心,才能真正知民情、顺民意。

  “知民”就要“周知”。明、清两代,将一县之长称为“知县”,将一府之长称为“知府”。清代学者汪辉祖在《学治臆说》中阐释:“名为知县、知州,须周一县一州而知之;有一未知,虽欲尽心,而不能受其治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就要对职责范围内老百姓的情况、情绪了然于胸、了如指掌。这里所说的情况,泛指家庭结构、经济收入、工作生活状况、各方面需求等;这里所说的情绪,包括对具体政策的认识、反响、态度,如喜与忧、想与盼、牢骚与不满、疑问与意见等。古人说:“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如果对民生民情民意的了解仅是一鳞半爪、浮光掠影,作决策凭想象、靠推理,就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知民”就要“细知”。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对党员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好务既要有心,更要有力,首先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力。毛泽东同志曾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必须“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他还列举了许多例子:小孩子要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由此可知,面对复杂民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锅煮,必须实事求是、细致入微地弄清楚哪些是共同愿望,哪些是个别要求,哪些应当马上解决,哪些可以从长计议。这样,做工作才能有重点、有条理。从根本上说,“细知”不单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检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强不强、群众感情深不深的一把标尺。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海者得蛟龙。”知民之所言,方能为民代言;知民之所盼,方能行为民之实。党员干部应当在提高“知民度”上下功夫,而不是处心积虑提高个人“知名度”。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知、周知、细知,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5702版,作者:寒山石)